」漢密特的小說作品實踐了他的想法,「都市」是小說共同出現的空間背景,這些主持非法正義的偵探主角們,目睹為利益殺死兒子的父親,為詐財而偽裝友人仍存於世的律師⋯⋯每一齣荒謬的劇幕都呈現人性的自私與陰險,謊言的底下是無盡的謊言,算計的背後是環環相扣的陷阱
如「武漢宣布境管」這一類不準確的消息,都應該小心避免。因此,對病患以及對於疾病起源城市,都必然地會有污名產生。
這是我們在傳遞公共資訊時,我想必須要特別注意,真消息疊加的「時間差與破碎性」可能會造成假消息效果。若以可信的海外與中國其他區域的病例逆推,中國隱匿疫情應該毋庸置疑,所以此處不討論了。社會最擔心的事情不是壞消息,而是因為缺乏真相所導致的混亂。不會為了「集體」而輕易放棄「個體」,是文明社會的特徵。在中國方面也是如此,短時間內宣布管制措施、旅遊業應對措施、病例等等。
以此例來看,除了在飛機上取下口罩吃飯之外,回台灣尋找更加可靠的醫療體系、全程使用口罩、主動配合防疫通報。公共論壇(PTT)與社群網站(FB),已經有些討論對帶病回台的首位患者施以責難。或者如「武漢旅行團未來10天將有178人來台」(自由時報)、「武漢不對外發出旅行團」(人民日報)這一類的消息,要小心連結到身份政治的仇恨動員。
以SARS的防制經驗來說,我們每個人應該算是安全的。但是這些責難對公衛並無幫助,只會讓潛在的患者在未來感染時,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隱匿疫情「賭一把」。所以才會引起大規模的重視、投入資源以及恐慌。換言之,隔離者本身就是背負著極為重大的罪惡感與痛苦。
凡人類社會中,被社會理解為「傳染病」的病症,無一不為患者帶來污名。這些可能互相矛盾但都真實的資訊,在短短一天內陸續發生。
因為兩者可能都是真消息,只是有時間差,或者因為中國的防疫漏洞所致。更遑論其他急性傳染病,如鼠疫與HIV等等。寫到這邊已經太長,失去溝通意義。第二大項則與資訊傳播有關。
此類疾病在現代社會當中,不會被隔絕於特定的生活形態裡(貧窮、性生活等等)。此時進行認同政治(身體與國家往往容易等同與類比)的仇恨動員,對公衛與防疫是絕對的反效果。文:許崇銘 筆者過去的研究領域,曾略涉醫療人類學與公共衛生體系裡的心理狀態。此次疫情發生於這個時間點,對中國是最大的不幸,因為在春節前夕。
因為隔離在早期醫療體系不發達的社會裡,本來就是某種將患者從社會遺棄,避免拖累社會的醫療手段。我想就「隔離」與「資訊傳播」發表一些個人看法。
在必須施以隔離的處境裡,患者內在將更加地強化其遭受社會遺棄的感受。最後我說一下我的觀察,在疫病前期,作為17年前SARS前期的強制隔離者,我看到兩次疫病前期世界與我國政府(台灣)的警覺性。
對台灣則是萬幸,因為在連假,並無強迫性的集體活動(上班、上課)。因此病人的恐慌感即使在無隔離的情形下,都會相對高張。(有時候,「傳染病」不被看做「傳染病」,則另一方面不易防制,但挽救了患者的社會生命。所以傳播資訊與討論上,一定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是否對患者施以污名。現代醫療體系對隔離者的支援,無一不再強調「我們並未放棄你」,這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首先我們務必去理解急性傳染病的「隔離」的意義。
這點若我們進行身份政治的正面動員,我們反而應該感謝這位台灣女性的良知以及進步公衛觀念(除了她掉以輕心地吃飯)。但是也因為每個人都有些許的機會成為患者,因此我們應該配合與協助公衛系統,並且減少感染者的負擔,不論是生理或心理。
) 大家可以思索一下自己記憶中對傳染病患者的看法、態度,甚至於對不具傳染力、但是被誤解為有傳染力的疾病,是不是都是如此?如果想不起來的話,想想2012年,麥當勞癌症兒童關愛之家設立時所遭受的反對之一,居民宣稱「無法保證癌症不會傳染」。因此即使很直覺,我們都應該盡量避免污名與仇恨動員。
Photo Credit: 中央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月21日晚間召開記者會,衛福部長陳時中(左2)證實,一名台灣女性自中國大陸返台後 檢驗出2019新型冠狀病毒,成台灣首例確診個案,目前已在隔離治療中。否則純粹以「集體」來看,人類的數量死上一、兩億人理應都無所謂才對
根據《立場新聞》報導,香港多家媒體均引述消息,指兩宗「高度懷疑」武漢肺炎個案,在完成病人基因排序後,已經確診。武漢多數文化旅遊場館、動物園等場所暫時閉館或取消大型活動。公告說:「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據報導,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宣布,1月22日至2月8日期間,武漢全市旅行社暫停組團。
通告稱,此舉是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懇請廣大市民、旅客理解支持。第一宗確診個案,患者39歲居於武漢,他與4名家人於1月21日乘搭高鐵,由武漢返回深圳北,同晚再乘高鐵返回香港西九龍站。
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中央社》報導,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自1月23日上午10時起,武漢全市公車、地鐵、渡輪、長途客運暫停運營。
該決定並未直接提及「封城」的字眼,也並未說明本地市民是否仍可以通過私家車等方式離開武漢,但仍迅速被大量網友解讀為「封城」。《聯合新聞網》報導,中國大陸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這份「第1號」通告,形同宣告武漢正式封城防疫。
其他航線若空勤組員發現疑似患病不適之旅客,則採預防性機制並配戴口罩。此前,在2002至2003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爆發期間,首都北京的部分小區和醫院實行完全隔離管理,市政府嚴格控制市民前往外地。」 此外,公告亦表示這是為了「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希望「市民理解支持」。另外長榮航空公司的最新消息亦表示,長榮航空雖無飛航武漢航線,對於防疫措施仍不遺餘力,目前對於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等高風險地區之航線,自22日晚間6點起,要求所有空勤組員於執勤時配戴口罩,並於機上執行收餐時配戴手套。
華航、長榮:高風險航段空勤組員,執勤時配戴口罩 根據說明稿,中華航空公司表示,因應武漢相關疫情,自22日晚間5點起,中華航空集團(包括中華航空、華信航空、台灣虎航)飛航兩岸、香港、澳門航線以及松山-金門、台中-金門小三通航班,所有空勤組員服勤時將全面配戴口罩。若是無法及時返台者,應該會另外想辦法。
機上並備有適量口罩,提供有需要之旅客索取。另外一宗確診個案,患者56歲居於馬鞍山「天宇海」,他在1月10日曾經到武漢探望父母,1月18日出現發燒症狀,翌日返回深圳後,同日搭乘港鐵返港。
交通部次長王國材22日受訪時指出,在武漢估計有2000位台籍工作者等著返回台灣。因應疫情,中國大陸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宣布,自1月23日上午10時起,武漢全市公車、地鐵、渡輪、長途客運暫停運營。